第(2/3)页 “我如今的修为,距离那混元大罗的道果,只剩下一步之遥。” “可就是这一步,却仿佛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。” “看得见,摸不着,任我如何参悟,都无法踏出。” “我知晓,若去八景宫请教,太上道友或许也能为我解惑。” “但比起他,孤,更信得过道友。” 太上老君,是道门圣人,是玄门领袖。 他虽与大秦交好,但终究是太过神秘了,不可能将真正的核心大道,倾囊相授。 而女娲不同,她与大秦、与人族,早已是气运相连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 女娲听完,并不感到意外,她沉吟片刻,缓缓开口:“道友可知,圣人之道、混元大罗金仙之道,和以力证道,这三者,究竟有何不同?” 赵封对此虽然有了解,但肯定不及女娲娘娘,立刻道:“愿闻其详。” 女娲娘娘笑道:“混元大罗金仙之道,亦可称之为,规则之道。” “此道,不假外物,不求天地,求的是自身。” 女娲的指尖,一缕玄之又玄的造化气息流转:“寻得一道本源规则,参悟它,掌握它,最终,将自身化为这道规则的载体,与规则融为一体。” “规则不灭,则自身不灭。” “此道修成,逍遥自在,不受天地束缚,哪怕洪荒破碎,量劫降临,亦可安然渡过。” “昔日那混沌之中,三千魔神,走的便是此道。” 赵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。 以自身之力,驾驭规则。 这与他一直以来所追求的道路,不谋而合。 女娲继续说道:“其二,便是圣人之道。” “此道,求的是天地。” 她抬起眼,目光仿佛穿透了盘古殿,望向了那无尽的苍穹,“此道与规则之道恰恰相反,它并非是去掌控规则,而是将自身的元神,寄托于天道之上,身合天道,从而借助整个洪荒世界的天地伟力。” “一念之间,可调动天地法则,言出法随,在洪荒世界之内,便是无敌的存在。” “但此道,有利,亦有弊。” 女娲叹了口气,道:“身合天道,便意味着与这方世界,深度绑定。” “世界兴,则圣人强;世界衰,则圣人弱。” “若是洪荒覆灭,则圣人亦会随之陨落。” “我,三清,接引,准提,走的便是这条路。” “这也是为何,封神大劫之后,道祖会让我等归隐混沌,不得履足洪荒。” “因为我等圣人,一举一动,都会牵动天道运转,稍有不慎,便会引发不可预测的灾劫。” 听到这里,赵封心中豁然开朗。 原来。 混元大罗金仙与圣人之间,竟有如此巨大的区别。 当然。 以前虽有了解,但并非彻底全面,而现在就是一个圣人亲自为自己讲解。 一个,是自身的强大。 另一个,是借助天地的强大。 女娲看着赵封,继续说道:“至于这第三条路,便是那传说中的,以力证道。” “此道,最为艰难,也最为霸道。” “不修规则,不合天道,修的,是己身那足以开天辟地的无上伟力!” “以绝对的力量,打破一切桎梏,超脱一切规则,证得大道混元,成就永恒不灭之尊。” “古往今来,真正走通这条路的,唯有盘古父神一人。” 听完女娲的解释,赵封陷入了沉默。 三条道路,清晰地展现在了他面前。 每一条,都通往了力量的顶点。 但每一条,又都截然不同。 他细细地体会着这三条道路的本质区别。 规则之道,逍遥自在,超然物外。 圣人之道,执掌天地,权柄无双,却也身受束缚。 以力证道,霸绝寰宇,万古唯一,却也九死一生。 许久。 赵封抬起头,看向女娲:“道友以为我该如何选择?” 女娲看着他,嫣然一笑,道:“道友,这个问题,你不该问我,而应该问你自己的心。” “旁人能走的,只是旁人的路。” “你,大秦太子,人道之主,未来诸天万界的征服者,你的路,只能由你自己来走。” “不过……” 第(2/3)页